2014年4月2日 星期三
【2014馬祖三鄉四島四日遊】DAY2:海綿寶寶秘密基地&馬祖播音站&馬祖酒廠&八八坑道&北海坑道&鐵板天后宮&鐵堡&津沙聚落
【用馬祖2青年民宿簡單早餐開啟整天活力!】
2/2(日) DAY2行程:
馬祖2青年民宿簡單早餐 → 海綿寶寶秘密基地 → 馬祖播音站 → 白沙港 → 福澳港 →
和民宿小幫手換機車與行李寄放 → 越南小吃攤午餐 → 馬祖酒廠 → 八八坑道 →
南竿北海坑道 → 大漢據點 → 鐵板天后宮 → 阿珠蠣(虫弟)餅 → 鐵堡 →
津沙西邊山 → ComeBuy買飲品 → 大眾飲食店晚餐 → 津板路夜驚魂 → 馬祖1青年民宿。
※沒事先排定行程,直接依懶人法「背上包Mstsu卡蹓去-背包客馬祖全攻略摺頁篇」遊玩。
【海綿寶寶秘密基地】小幫手推薦之一。
出發前對行程該怎麼走,其實我們傷腦筋很久,
尤其回程機票我們訂到自南竿回台北松山,非從北竿回台北松山,
針對第二天行程,我們不如採放鬆慢慢走,給北竿南竿各半天時間。
第一天晚上回到民宿,小幫手立刻詢問我們今天去的景點,
接著推薦「海綿寶寶秘密基地」、「馬祖播音站」與「夜探星空」,
因為前晚星空真的好美,當下決定走完「海綿寶寶秘密基地」、「馬祖播音站」再回南竿。
海綿寶寶秘密基地藏在塘岐村7-11對面巷子裡,機車進去時我們還找不到,
直接問當地人,一聽到我們說要去海綿寶寶那裏他們就知道是這防空洞,要我們直接繞到後面騎過去比較快。
坑道兩旁牆面除了海綿寶寶的卡通人物可讓遊客邊拍邊玩外,
也掛置了許多介紹北竿當地歷史、村莊特色及人文風情的解說看板,
非常具有教育意義,簡直是一處寓教於樂的場所。
而逛到了最後面則是海綿寶寶鳳梨屋裡的房間,覺得逛得不夠嗎,那再從頭走一次吧!
【馬祖播音站】
民國六十八年九月三日開播的芹山播音站,是馬祖前線唯一的心戰喊話單位。
它的播音涵蓋範圍遠達二萬九千公尺(高登島距大陸北茭半島最近處不過九千二百五十公尺),
因此福建沿海連江、黃岐一帶收聽極為清楚,當然馬祖列島也在其涵蓋範圍內,
橋仔、芹壁一帶居民對播音內容早已耳熟能詳,漁船經過播音站下方時,簡直是震耳欲聾。
此地已被封閉,是我們繞旁邊小路進去才得以窺見。
(好孩子不要學喔><)
【馬祖播音站內紀念雕塑】
【南竿福澳港】昨天抵達還是霧濛濛一片,今天一來天氣大好!
【馬祖酒廠】
馬祖酒廠南竿廠前身設址於復興村的「中興酒廠」,成立於1956年,循古法釀酒,
早年以生產老酒、高粱酒及藥酒為主,隸屬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。
1970年擴建廠房於現址,更名為馬祖酒廠,始初具規模,產量逐年遞增。
南竿廠以生產大麴、高梁、藥酒和陳年老酒最受歡迎,
如今由世華企業公司代理的「八八坑道」系列高粱酒,更是聲名遠播。
原以為馬祖酒廠與八八坑道需要預約才能參觀,我們在港口的旅客中心詢問,
服務人員直接幫我們撥電話詢問(人超好),酒廠差不多下午14:30開放,
我們先到獅子市場覓食,結果心心念念的獅子市場2/1-2/4返台都沒有開(*゚Д゚)
隨意飽餐一頓後,騎車到酒廠門口...
酒廠接待人員熱情邀請我們先觀看影片,雖然影片有段歷史了,我還是覺得蠻好玩的。
(只有我跟老媽清醒,其他全部在開播沒多久後睡成一片...囧)
【馬祖酒廠試喝品】高粱酒沒有我想像的嗆口,好香!
對了,不管是民宿或是商家都要我們不要在酒廠買酒,不會比較便宜,
直接在港口附近或機場免稅店買或許價格會低些(因為批發價?)。
【八八坑道】位在馬祖酒廠對面道路旁。
剛要進入,碰巧有人出來,他們說:不用喝了!用聞的就醉了( ̄ー ̄)
坑道主體由花崗岩構成,相傳是先民躲避海盜的藏身山洞;
國軍進駐馬祖後,加以鑿高、挖深與強固,闢為戰車坑道,全長200公尺,可容納一個步兵團的兵力。
正向出口可迎擊海上入侵的敵軍,後方出口可通往過去的南竿軍用機場;
施工期歷時約10年,於民國63年完工,當時司令官夏超為慶祝蔣公88歲誕辰,因此命名為「八八坑道」。
【陳年大麴高粱儲藏室】看官網有人說進到八八坑道有人會覺得臭,但我覺得好香...
【南竿北海坑道】
民國57年,為戰略需要而開始的「北海計畫」在馬祖地區開鑿了不少「地下碼頭」,
專供游擊戰艇停泊使用,如今在軍方釋出之後,成為馬祖地區特殊的「戰地景觀」。
『北海搖櫓趣』是長年北海坑道的活動,但有限制月份,我們這次來恰好不開放。
坑道的倒映總是美不勝收...
【大漢據點】
大漢據點位於南竿南方的鐵板海岸線上,與莒光島、33、46等據點控鎖著鐵板及梅石澳,
形成嚴密封鎖網,控制莒光方向水道,戰略地位相當重要。
民國64年,國軍基於作戰任務需要,由當時陸軍登步部隊官兵弟兄不分晝夜輪流施工;
因當時設備簡陋,除用炸藥爆破外,其餘均靠人力一寸一土挖掘而成,於民國65年3月29日竣工。
【鐵板天后宮】
鐵板天后宮相傳為清代嘉慶年間大海盜蔡牽為求神明庇佑所建,清同治8年間曾居民加以修護,
而後又於民國8、38、68、73年共4次修繕。今日廟宇仍保有當年閩東封火山牆的型式,
內部以福州杉為材,採穿斗式構架,柱、樑、檁、枋、望板、斗栱、柱礎等構件清晰可見。
頂上屬於出檐式建築工法,正門原為板牆立面,後為保護木構架避免長期風化毀損,
改設為磚造牆身。廟內供奉天上聖母、威武陳將軍、華光大帝、臨水夫人、福德正神等眾神,
神像與神龕雕工古樸細膩,尤其主祀神媽祖的塑像仍保留清秀的神韻,
最邊側二處神龕也以少見的「廟中廟」形式呈現,散發簡樸典雅、古色古香的氣息。
廟前廣場是平日村民休憩場域,每年中秋節都有溫馨的全村「燒塔」團聚活動。
這次旅程幾乎逢廟必拜,除了庇佑沿途平安,更祈求最後一天能順利回台,
民宿小幫手說,南竿有三尊媽祖必看,分別是:鐵板天后宮、津沙天后宮、馬祖天后宮,
除了各自有各自的特色,媽祖神像亦不同特色,鐵板天后宮的媽祖為少女樣貌,
廟裏廟外建築亦是欣賞特色之一,處處透露出古樸樣貌。
【鐵堡】
鐵板西邊海上有一座獨立的岩礁,由於地形險要,曾被闢為軍事據點,
由一班兵力日夜戍守,故稱為鐵堡。西側海岸線長期由防區最精銳的兩棲蛙人部隊駐守。
由於防禦工事需要,便將岩礁內部鑿空,上面覆以水泥掩體,粉刷迷彩漆料,並設置草綠色防護網架;
堡內有地下石室、坑道、射口、砲台、房間、廁所及廚房等空間,
麻雀雖小、五臟俱全,是海防上的要塞,展現出「鐵血剽悍、海上堡壘」的氣魄。
當年為防止大陸水鬼摸哨與突擊,鐵堡岩礁上插滿玻璃碎片,也曾是昔日防區唯一有軍階的狼犬駐防之地。
雖然目前硝煙遠離,鐵堡經過整修,已成為一處體驗戰地風情的景點。
(真的標示出『軍犬圈養處』地點XDDD)
沿著海岸線行駛,邊看日落,啵棒!
【西邊山】總覺得曾有過類似藝文村落的設計,但現皆已荒廢。
【碉堡藝廊】
現已重新改造成為社區的小型藝廊,並取名為「鐵血碉堡」,
不過有趣的是在碉堡門口的兩側,還遺有「殺朱拔毛、反共抗俄」的舊時抗戰標語!
往裏頭走有幾幅畫,但因裏頭昏暗,我們就沒特別進去。
一旁「碉堡便利屋」24h開放,是「津沙聚落」一處令人莞爾的公用廁所,
碉堡便利屋是沿用舊有的碉堡所改建成的,我好奇的走入一探,發現在女廁小隔間旁,還開有一個小洞。
【這幾天一直在山隴村閒晃】新春期間擺放的燈籠。
打從第一天起,我們就一直發揮想吃到獅子市場食物的認真,
早上來晃一圈,晚上不死心再來晃一圈,
結果這天晚上遇到正在駕駛遊覽車的民宿兩位老闆,
福哥說:獅子市場喔!今天不開明天不開後天不開...
我:真的假的...(眼神黯淡)
瞄到我們的車子,說:我就是你們民宿的老闆阿!
(抱歉,福哥的頭髮留長了,我整個不認得,只認得杏柔姐...)
我:(眼睛亮)
福哥接著說:看來晚上山隴這兒不大有吃的,你們介不介意騎遠些吃飯?
我:有好的推薦嗎?
福哥說:大眾不錯,教你們騎過去...
於是我們整理好心情,出發往大眾小吃去吃了頓好的,可是也遭遇畢生難忘的路況...
津板路完全沒有路燈,媽咪只能夾在我們兩部車中間騎,
因為我怕把我媽搞丟,我家爹地大概會把我跟趴弟吊起來毒打Σ(゜ロ゜;),
三台車緩慢沿海線騎,當下覺得L有練過,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