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8/28 VT收盤價 |
剛剛買了古早味蛋糕,唱過生日歌,祝福婆婆農曆生日快樂並遞上禮金;小胖保則順便過國曆生日,我們家只過長輩生日。
上週五看著VT創新高,突然感嘆P弟到底何時能追的上呢?VTI更是可怕,現在一股折合新臺幣要價近7,000元。
P弟的金額實在太小,0050才加碼2萬,8/31又再度突破新高,雖然幫他定期定額,但額度還是不夠大,雖然已經站在股市裡了,可是可以加大投入金額嗎?
08/28 Clubhouse開講 |
還記得在投資社團po投資經驗,有人曾問:18歲怎麼有錢定期定額買投資型保單?4年後又加碼美元保單及定期定額基金扣款?
背後沒說的,是家裡經濟不上不下,可以有少許生活費,就讀公立高中的學費也付的出,有補單科數學,但因為補不起來,最後自己果斷放棄。
由於自己對未來感到迷惘,高中就開始零星打工(路邊攤洗碗、拍妹、補習班電話開發、便利商店店員、牛排店店員),大學學測考上南部大學沒去,重考的那一年,覺得自己對讀書實在沒興趣,跟人合股去夜市賣雞排,一年到了拆夥回校園,考上輔大及東吳進修部,未踏進校園立刻先去應徵校內工讀,不知道哪來的自信跟輔大文冠樓主管說:我會進輔大讀書,請錄用我!於是就此踏上社畜人生。
回想過去的人生,自己就是真正的小資族,連中產都沾不上邊,與今天的兩位講者相比,真真是遜色多了;其他兩位講者人生經驗較類似,富足的背景能有很好的發展,當然她們本身資質夠好,真的直上一個階級,令人羨慕。
現在就開始儲蓄,絕不拖延 -《漫步華爾街:10條投資金律》
搞清楚需要及想要,就會不太會不加思索就胡亂買東西,儲蓄是本,讓人生有底氣、有餘裕的本,不然怎麼存出一桶又一桶的100萬呢?更何況又這樣低薪。
大量閱讀。
同意講者Elise說的,閱讀,大量地閱讀,思考篩選正確資訊,安定自己的心,走上模糊地正確道路。
許多收入微薄的夫妻,最後得以富裕終老,關鍵就在於常識和合作無間 - 《富貴成雙》
雙人枕頭一本帳,無論家庭資產配置,或是家中事務,都需要雙方共同合作、互相配合,發揮1+1>2的威力,讓整體向上。
榮幸被邀請到Jet Lee的投資隨筆Clubhouse擔任講者,完成第一次體驗,謝謝所有講者的分享,一同渡過充實的下午。
出自《漫步華爾街:10條投資金律》 |
大學同學C是我羨慕的對象,出自大稻埕餅舖老店大家族的她其實不愁吃穿,大學畢業後,拿著大學實習期間的積蓄(新臺幣10萬元)以及家人資助(新臺幣10萬元),總計新臺幣20萬左右,辦了簽證,去了澳洲遊學。
而我早早地出了社會,開始了社畜人生,也結婚的早、生的早,於是逐漸地,聚會她們覺得我無趣,討論的,都是我對不上的遊學經驗以及生活的多采多姿。
今(2021)年突然發現,大學同學C的限時動態貼了買股資訊,內容大概是她想買觀光股,然後詢問爸爸能不能買,而爸爸不看好,但她不死心衝進去買,然後套住的狀態。
下列是我與大學同學C的對話:
其實我想説的是,看很多理財書不代表要買股玩短期,但我知道她聽不進去,就不提了。(婚後的她,沒多久有了身孕,而懷孕初期有出血狀況,便離職當了家庭主婦;老公職業是廚師,家庭每月收入不多,大約新臺幣3萬元左右,原租屋在娘家附近,每月租金新臺幣2.5萬元,後來舉家搬回娘家住)
希望有一天她理解,「本小利大利不大,本大利小利不小」的硬道理,轉而改變投資策略,不然其實只是在玩左手換右手的遊戲而已。